首頁 > 專業分享 > 衛教專欄 > 降血脂必看!7 大飲食招式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

專業分享

降血脂必看!7 大飲食招式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

分享到
三酸甘油酯(Triglycerides, TG)是血液中主要的脂肪成分之一,屬於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。然而,若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,會增加心血管疾病、胰臟炎、代謝症候群等健康風險。根據台灣衛福部的建議,成人正常值應低於 150 mg/dL。若檢查結果偏高,除了依醫師建議規律治療,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是控制三酸甘油酯最關鍵的一環。

以下整理出實用的飲食建議,幫助大家有效改善血脂狀況。
 


一、少吃精緻糖與含糖飲料


影響三酸甘油酯的最大飲食因素之一,就是過多的糖分。當我們攝取超過需求的糖,身體會把它轉換成三酸甘油酯並儲存在脂肪細胞。
  • 避免來源:含糖飲料(手搖飲、汽水、果汁)、蛋糕、餅乾、甜點、早餐店奶茶等。
  • 替代選擇:白開水、無糖茶飲、黑咖啡;想喝有味道的飲料,可選擇加檸檬片或氣泡水。
  • 小技巧:檢查食品營養標示,盡量選擇「每份糖含量低於 5 公克」的產品。
 

 

二、限制精緻澱粉,改選全穀雜糧


白米、白麵包、麵條等精緻澱粉,容易快速升高血糖,進而刺激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。
  • 建議做法:
    • 用糙米、燕麥、地瓜、南瓜、玉米等取代部分白飯。
    • 麵包選擇全麥或雜糧款式。
    • 控制總量,每餐七到八分飽即可。

這樣不僅能減少三酸甘油酯,也能幫助體重管理。
 

 

三、攝取好油,避免壞油


油脂並非完全不好,重點在於「選對油、吃對量」。
  • 應減少的油脂:
    • 飽和脂肪(如肥肉、豬油、牛油、奶油)。
    • 反式脂肪(常見於餅乾、炸物、奶精球、速食)。
 
  • 可以多攝取的油脂:
    • 單元不飽和脂肪: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。
    • 多元不飽和脂肪: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)、亞麻仁籽、核桃、葵花籽。

這些好油含有 Omega-3 脂肪酸,能降低三酸甘油酯並保護心臟。
 


四、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


纖維能延緩醣類吸收、促進腸道健康,對血脂控制有顯著幫助。
  • 多吃蔬菜:每天至少 3–5 碗蔬菜。
  • 選擇水果:每天 2–3 份,但要避免高糖水果,如葡萄、荔枝、芒果,建議多吃蘋果、番石榴、莓果。
  • 攝取豆類與全穀:紅豆、燕麥、毛豆,都是優良來源。
 


五、控制酒精攝取


酒精是三酸甘油酯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酒精會刺激肝臟合成脂肪,即使少量也可能讓數值飆升。
  • 高危險族群(三酸甘油酯已偏高的人)建議戒酒。
  • 若要小酌:紅酒一天不超過 100–150 ml,啤酒不超過半瓶,但最好仍以「能不喝就不喝」為原則。
 


六、保持規律飲食與體重控制


暴飲暴食、吃宵夜,或是體重過重,都會使三酸甘油酯升高。
  • 建議做法:
    • 定時用餐,避免過量。
    • 晚餐避免油膩與過多澱粉。
    •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(快走、游泳、騎單車)。
    • 若有過重或肥胖,減少體重 5–10% 就能明顯改善血脂。
 


七、實用的一日飲食範例


以下提供簡單的低三酸甘油酯餐單示例:
  • 早餐:全麥吐司一片 + 煎蛋 + 無糖豆漿
  • 上午點心:番茄或小黃瓜切片
  • 午餐:糙米飯半碗 + 烤鯖魚 + 清炒菠菜 + 紫菜豆腐湯
  • 下午點心:一顆蘋果或一份番石榴
  • 晚餐:地瓜 1/3 根 + 雞胸肉 + 花椰菜 + 香菇炒洋蔥
  • 宵夜:避免;若肚子餓,可選無糖優格加少量莓果
 


八、總結


三酸甘油酯過高雖然常見,但透過正確的飲食與生活方式,多數人都能有效改善。重點包括:
1.減少糖與精緻澱粉。
2.選擇好油脂,避免壞油脂。
3.多吃蔬菜水果與高纖食物。
4.控制酒精與總熱量。
5.配合運動與體重管理。

只要能持之以恆,三酸甘油酯自然會逐漸下降,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讓生活更健康。
 
上一頁
TOP